陶瓷百科
『陶瓷文化』盤踞在瓷器上的龍紋飾
龍,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,幾千年來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國人的心中,形成了具有強大凝聚力的龍文化。中國的龍,多存在于神話傳說中,而龍的文化源于圖騰又遠高于圖騰,乃萬獸之首,亦為封建王朝統(tǒng)治這的象征,我國古代的帝王,被稱為是真龍?zhí)熳樱埮郏鼾堬棧育埻ァ>瓦B帝王之家所用的陶瓷,也會以龍紋為飾,并保留下了許多精品。其中,元明清時期的龍紋瓷器頗負盛名。
元明清時期,統(tǒng)治者在景德鎮(zhèn)建立御廠燒制宮內日用瓷,在這些瓷器上的紋飾中,用以代表皇家身份的龍紋至少分為角龍、應龍、夔龍、螭龍以及禿尾龍等數種。
角 龍
“角龍”即頭上長角的龍,通常稱為“虬龍”“蛟龍”,是景德鎮(zhèn)御廠最常使用的龍紋造型。體形可用上文“九似”來形容,如“角似鹿,眼似蝦,項似蛇,腹似蛇,鱗似魚,爪似鳳”等。明清時期,五爪龍紋被官方壟斷,代表帝王,民窯瓷器上不可使用。
元朝制品中的角龍形象兇猛生動,龍爪基本為三爪、四爪與五爪。明初洪武永樂朝的角龍造型仍與元代大致相仿,至宣德時期,龍紋顯得更加粗獷威武,明中期又趨于精細纖秀,明末則大多顯得草率羸弱。清代龍紋的演變與明代整體類似,甚至與整個社會的政治、經濟發(fā)展走勢有不少關聯。總體看,歷代角龍造型各有其時代特點,根據鱗片、爪形以及頭部等諸多細節(jié),基本可以判斷出大致制作時期。
應 龍
“應龍”指有翼的龍,俗稱“翼龍”“飛龍”。漢代淮南王劉安的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中記載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后“乘雷車,服應龍,驂青虬,援絕瑞,席蘿圖,絡黃云,前白螭,后奔蛇,浮游逍遙……”《吳志·吾粲傳》中也曾提到“夫應龍以屈伸為神,鳳皇以嘉鳴為貴”。隨著對應龍不斷的神化,清康熙年間東軒主人又在《述異記》中渲染道:“虺五百年化為蛟,蛟千年化為龍,龍五百年為角龍,角龍千年方為應龍。”
應龍的圖案紋飾較早就出現在古代銅、玉、漆器以及石雕、繪畫當中。南宋時期,浙江龍泉窯曾制作過應龍紋飾的瓷器。官窯瓷中應龍的出現略有些晚,到明初永宣御廠瓷迅速發(fā)展階段,應龍紋才與其他繪畫素材一起納入御廠瓷紋飾中。
明宣德、成化時期,應龍紋使用較多,成化朝繼承延續(xù)了宣德朝紋飾,但也帶有自己的風格。根據當時應龍紋雙足與飛翼的特點,應龍紋可以進一步分為“雙足三爪羽翼類”“鰭足羽翼類”“雙足龍爪蝙蝠翼類”以及“鰭足蝙蝠翼類”等多個種類。清朝建立后,應龍紋制品不多,御廠多仿制明代宣德、成化名品,較少創(chuàng)新制作本朝特色的應龍紋器物。
夔 龍
戰(zhàn)國至漢代初年成書的《山海經·大荒東經》中介紹過一種神獸:“東海中有流坡山,入海七千里。其上有獸,狀如牛,蒼身而無角,一足,出入水則必有風雨,其光如日月,其聲如雷,其名曰‘夔'。黃帝得之,以其皮為鼓,橛以雷獸之骨,聲聞五百里,以威天下。”一些古代文獻說夔是蛇狀怪物,如東漢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中解釋:“夔,神魅也,如龍一足。”總之,“夔”因似龍而被稱為“夔龍”。
夔龍紋在宋、元兩朝及明洪武、永樂官窯器中也都沒有發(fā)現,最早繪畫夔龍紋的御廠瓷仍是宣德制品。從器物紋飾看,當時的夔紋造型清晰,無鱗、有獸狀雙足。為區(qū)別其他夔紋,可稱其為“獸足夔龍”。宣德夔龍具備豬嘴、雙足、有翼、卷草尾等特征,非常接近當時的應龍紋,僅是龍身較短、無魚狀鱗片、口吐番蓮而已。因為明清時期的夔龍形象多為口吐蕃蓮,所以俗稱“含花龍”。
成化朝的夔龍紋除“獸足夔龍”外,還有“三爪夔龍”(即雙足繪為龍狀三爪)。器物種類在當時發(fā)展出各種造型、釉色。清朝雍正時期,御廠還制作出“五爪夔龍”,應是由成化“三爪夔龍”紋演變而來。清朝進入鼎盛時期之后,曾為主圖案的夔龍紋銳減,作為輔助紋飾的夔龍紋驟然增多,那些源自青銅器、琺瑯器中的“拐子龍”隨處可見,與各類彩釉、紋飾相互搭配,產生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。
螭 龍
一般將“螭”解釋為“古代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”,即《說文》所說“無角曰螭”。但從明清官窯瓷器看,所繪螭龍多為獨角,偶爾雙角,幾乎沒有無角的情況。螭龍紋是原始社會形成的圖騰標志之一,在古代建筑以及青銅、玉、陶瓷等工藝品中經常出現。《宋書·志第八》中記載:“初,高祖入關,得秦始皇藍田玉璽,螭虎鈕,文曰‘受天之命,皇帝壽昌’。高祖佩之,后代名曰‘傳國璽’,與斬白蛇劍俱為乘輿所寶。”描述秦始皇玉璽上雕刻螭虎,隨后各朝紛紛仿效,常以螭為鈕制作寶璽。
雖然明清官窯瓷中經常使用螭龍紋飾,但洪武、永樂御廠中并沒有發(fā)現螭紋瓷器,其使用上限暫時推斷為宣德朝,與應龍、夔龍紋的始用時間大致相仿。宣德時期的螭龍皆為四足,爪數可細分為三爪、四爪和五爪三大類。總體看,其強悍雄健的體形與當時流行的龍紋極為相似,特點是身上缺少鱗片,頭部獨角,尾部呈卷草形狀。當時的螭龍形象多作口叼靈芝,可能是借鑒夔龍口含蕃蓮造型的結果。
宣德御廠的螭龍形象確立后較長時間沒有太大變化,明成化、正德以及萬歷等各朝螭龍紋基本保持了宣德時期的造型特征,僅是不同時期所用青料與彩釉略有差異。到了清代,官窯瓷中出現唇上帶龍須的螭龍以及獸足螭龍。例如一件雍正青花釉里紅天球瓶上繪畫了各種不同造型的螭紋,既有獸足,也有龍爪,展現出當時御廠所用螭龍的多樣性。另外,乾嘉時期經常出現足攢花、靈芝等螭龍紋,這些都說明螭龍紋在不斷變化與發(fā)展。
禿尾龍
清代官窯瓷中經常可以看到一種尾巴呈禿頂狀的龍紋,簡稱“禿尾龍”。該龍除缺少掃帚形尾部,再無異樣特征。明清兩朝,此種龍紋僅清代御廠瓷器獨有,尤以康熙朝制作最盛。清朝袁枚所著《子不語》中記載了一個傳說:天上有一龍,被罰至人間,投胎于山東文登縣畢氏婦腹中,產后化為小龍,其父以刀斷其尾部,于是成為禿尾龍。該龍斷尾后飛至東北,落戶白龍江,化名黑龍。成人后與江內危害百姓的白龍苦斗幾番,最終獲勝,成為江中主宰,從此沿岸風調雨順,黑龍也被尊稱為“禿尾巴李龍爺”。為紀念其功績,當地人們將“白龍江”改名為“黑龍江”,使用至今。
黑龍江流域對于清朝統(tǒng)治者來說具有極為特殊的地位,一直被清政府視為“龍興之地”。出于對故鄉(xiāng)的依戀,入關統(tǒng)治者在官窯上使用本族家喻戶曉的禿尾龍,飽含滿族人對家鄉(xiāng)的懷念之情。同時,禿尾龍紋飾還是清朝統(tǒng)治者炫耀朝政變革的有力宣傳工具,在官窯瓷中的大量使用,意味著改朝換代。
康熙朝是禿尾龍紋應用最廣泛時期,按當時禿尾龍的爪數可將其分為三爪、四爪、五爪三大類,當中五爪類使用最多。從使用習慣看,內府基本把它作為以往的普通龍紋處理,例如明后期御廠的捧壽龍紋在清代也常被禿尾龍紋取代。康熙朝禿尾龍造型不多,卻帶有濃厚的本朝風格。隨著世代更替,禿尾龍紋飾也逐漸被淡忘,乾隆之后的禿尾龍紋制品越來越少,慢慢又回歸到角龍造型。
龍鳳呈祥
“鳳凰”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百鳥之王,四靈之一。《詩·大雅·卷阿》中記載“鳳凰于飛,翙(huì)翙其羽”,用來祝福夫妻和諧美滿。《孔叢子·記問》中記載:“天子布德,將致太平,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。”因此世間多以龍鳳紋相互搭配,既代表皇權至尊,也暗喻吉慶,即“龍鳳呈祥”。
明清時期,龍代表帝王,鳳也就相應映射皇后。隨著御廠應龍、夔龍、螭龍以及禿尾龍紋的逐漸出現,與之相應的龍鳳搭配的紋飾也產生。從較早定型的角龍鳳紋,到后來的應龍鳳紋、螭龍鳳紋等,多為鳳居左、頭朝下,龍居右、首向上的布局,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意識。
將元明清御廠常用五種龍紋造型列表對比總結,可知螭、夔皆無鱗,為獸足造型,這很可能與傳說中的二者皆為獸有關。根據螭、夔、應龍三者各自異同點,可以簡單歸結:四足、無鱗、無翼者為螭龍;雙足、無鱗、有翼者為夔龍;足可有可無、可二可四,有鱗有翼者為應龍。禿尾龍除尾巴光禿外,其他特征與角龍無異。
從元明清三代龍紋的使用情況看,明朝宣德年間同時出現螭龍、應龍、夔龍三種新穎造型,說明當時御廠制瓷創(chuàng)新、變革力度之大。雖然后朝御廠制瓷業(yè)幾度繁榮,但造型主要以宣德朝為基礎。所以說,宣德朝制瓷在明清御廠發(fā)展過程中承前啟后,并為后代奠定了基礎,具有劃時代意義。另外,多種不同龍紋造型的先后出現,也反映出御廠紋飾設計在吸取、繼承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時,還在不斷演變與創(chuàng)新。